顯示具有 市場分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市場分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遊戲產業][產業趨勢]2014行動暨遊戲產業市場概況 Update3


參考一下2014年Newzoo剛出爐的遊戲市場報告 ,2014年全球遊戲市場將成長8.1%至814億美金,其中行動遊戲占27%。(行動遊戲包含中國大陸Android市集、網路渠道以及日本Feature Phone遊戲。)

中國遊戲市場2013年年成長達35%,市場規模來到了137億美金。

2013年行動遊戲營收已占App整體市場80%。2012年為65%。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遊戲產業][產業論壇]TGC互動分享會:關鍵時刻之部落客下午茶時間


前幾天受到TGC的邀請去到資策會那邊與部落客前輩銀狐阿涼開了一個小型的座談會,原本還有Q龍,可是他在日本被妹子耽誤了時程,體力不支,無法參加。(咦?) 其實我一開始對於兩個小時的開放性座談會有點擔心,畢竟主題有點開放,針對遊戲產業、市場趨勢、手機遊戲等主題都有很多開放性的問題,範圍很廣,似乎有些超越能夠應付的範圍。不過總體而言,算是不錯,有說有笑。因為我自己也在講,我沒能記住其他講者說甚麼,如果有人有做筆記,歡迎提供給我。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遊戲產業][產業趨勢]2014行動暨遊戲產業市場概況 Update2


這次分享的主題比較偷懶,主要是剪貼來自AppAnnie的資料,最後加上自己的一點見解,等到一些硬體安裝量與行動上網用戶安裝率的分析報告出來可以比較全面性的做一些分析。另外當然我也還欠缺各平台遊戲的營收估值,估計2013年mobile的營收應該可以與Console一較高下,今天如果有下午茶大家可以邊喝茶邊看看我的分析吧!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遊戲產業][產業趨勢]2014行動暨遊戲產業市場概況 Update1

繼去年年中的[遊戲開發][演講]ARM模型完結篇@TGADC, June 1st一文中提到的市場趨勢,我打算分成幾篇慢慢寫下去,每一篇就輕鬆一點5張以內簡報結束,大家看得也輕鬆,我自己壓力也小一些。

本次主題將先從台灣地區的行動上網人口與智慧型裝置的市場概況切入,簡報如下: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遊戲開發][閱讀心得]半路出家的遊戲人- ARM模型(一)




續前文,其實我一直想要寫寫ARM模型,趁著半路在半路叛逃的預熱分享會中提到這玩意兒,我也忍不住技癢也來發表我的看法。ARM這個模型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ideaNicholas Lovell所提出,他是一位知名的遊戲產業顧問,也是一位國外的知名部落客,在當西方一面倒的抨擊Free to Play(F2P)的邪惡時,他是少數站出來分析F2P優缺的產業人之一,他提出了一個很簡單的模型供F2P遊戲設計者參考,這個模型被稱之為ARM(詳情可參考原文:http://www.gamesbrief.com/2010/11/arm-yourself-in-a-post-viral-world/)

所謂的ARM模型就是Acquisition(用戶取得)Retention(用戶留存)Monetization(經濟來源)。首先我要申明一個,以下的解釋純粹是我個人針對ARM的見解,如果想要知道原著者的概念請參考其原文。接下來我想用ARM模型來解說半路這本書中對於App的見解。(如果你還沒有聽過半路對於ARM的分享,請點擊這裡。)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遊戲開發][閱讀心得]半路出家的遊戲人




以下是讀了[半路叛逃App遊戲製作人1000日告白]之心得:


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幾乎所有的遊戲產業人都是半路出家。大部份的我們並沒有上過一門課叫做[遊戲設計][遊戲營運][遊戲心理學],大部分的人都是外行人轉過來的。與其說是半路出家,不如說是十足的門外漢。

當然你可以Argue說:「我學過專案管理。」

但實際上管理遊戲產業的專案,並不如同一般的工商業專案那麼有條有理。現在遊戲的專案管理也在轉型,從瀑布式的專案開發形式轉向敏捷式的開發。

就是因為這一切都不是顯學,所以大家更應該討論、教學相長,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認識半路,我們在部落格上以文會友,互相交換心得。

我的破題很簡單,喜歡結果論的人應該可以如此認同,你如果問我說那半路這一段期間到底做了甚麼?

我會這樣說……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遊戲產業][心得分享]GDC Taipei Summit 2012 (七) 以社群為本進行設計:Media Molecule如何將Share植入Play. Create Share | Little Big Planet



2012/06/27
以社群為本進行設計:Media Molecule如何將Share植入Play. Create Share
James Spafford, Social Manager, Media Molecule


What is sharing?

很多時候Sharing就是那顆小小的按鈕,將某個內容分享到你的社群平台。
Sharing對於技術面來說就是:upload & download 內容
這種情況下就像是Youtube一開始提供的功能,大家重視頻寬、讀取速度、支援規格等等。

接下來,技術面問題解決之後,大家注重的是內容發掘(Content Discovery)
Enable users to discover contents, without discovery it’s painful
想像一下youtube有不知幾億的內容,可是你卻找不到你想要的影片

另外要考慮一下分享模型的大前提:
Content Ownership!
l   個人資產
l   會想要到處炫耀
l   需要永久保存
現在Content的使用也能鑒定一個人,像是Facebook上面你對甚麼東西按了Like,你分享了哪些圖片等等。進入你的Facebook專頁時,那就是你。你擁有的東西不見得是你創造出來的。

小小大星球的主要架構為:PlayCreateShare

[遊戲產業][心得分享]GDC Taipei Summit 2012 (六) 通過智慧型手機服務為全球市場鋪路:移動訊息應用LINE的策略及可能性| Line


2012/06/26
通過智慧型手機服務為全球市場鋪路:移動訊息應用LINE的策略及可能性
Masuda, Jun, CSMO, NHN Japan




針對Line數據的解讀,下面簡報很清楚,我就不多說。

全球4000萬用戶(最新數據4500萬用戶、日本約2000)
成長率:500萬用戶/
MAU 82% Peak May 2012
50~60%

8 Million Users Smart Phone TW
5 Million Users= 62.5% Penetration
8/28 29, 2011, Kuwait Saudi Arabia Qatar, Bahrain submitted App Store
10/13 2011 Hong Kong, and SEA
Feb 17 2012, Taiwan TVCF


主要他們提出一個概念是:
Free call + Message這個服務並不是他們第一個提出來的商業模式,但是為什麼能夠如此成功呢? 這是大家值得思考的問題。

追究起原是日本前一陣子的大地震,造成輻射外洩、民眾流離失所,無法通信,所以NHN JAPAN那時候想要找到一個身為網路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務。

這個契機也許是偶然,但我覺得他們很快速的花了3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把這個服務推上線了。我覺得倒不是他們悲天憫人,而是他們看準市場切入時機與自己的強項,避免與NTT DOCOMO等Telecom正面衝突,以行動3G+WIFI網路短信為主打


[遊戲產業][心得分享]GDC Taipei Summit 2012 (五) 利用AAA電腦/遊戲機遊戲開發經驗來獲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遊戲的成功| Rabbx







2012/06/26
利用AAA電腦/遊戲機遊戲開發經驗來獲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遊戲的成功
Aaron Pulkka, CEO, Rabbx

講者本身以前待過許多大公司,參與製作許多產品,如馬達加斯加、捉鬼大隊、Prototype等等產品。他希望可以解說現在行動遊戲當紅的時代,以前遊戲開發的經驗上有甚麼地方現在是通用的。

先定義甚麼是AAA遊戲

l   大量預算
n   大型團隊
n   長時間開發

需要達到AAA遊戲又需要具備甚麼樣的條件呢?

l   很大的Scope
n   很多功能、模式等等
n   很長的總遊玩時間(包含重複可玩性)

l   高度品質與磨亮

l   也許有一些些的創新


[遊戲產業][心得分享]GDC Taipei Summit 2012 (四) 次世代技術和遊戲展望| EPIC Games





2012/06/26
Keynote: Technology and Gaming in the Next Generation|次世代技術和遊戲展望
Tim Sweeney, Co-Founder, CEO and Technical Director, EPIC Games


Epics Games我想我不需要多介紹,就是Unreal Engine這家公司,這次來分享的事他們的共同創辦人之一(技術背景),他們是一家走在時代尖端之前的公司,現在甚至是他們的技術成長逼迫著硬體廠商必須跟上。他舉了一個例子,像是Unreal 3當初的demo需要3CPU與數片最高規格顯示卡的電腦才能夠real-time Rendering,現在這樣的畫面已經能在在一顆CPU+1 GPU的電腦上運作了,光光這個短短3分鐘的展示影片就花了20/4個月的時間完成。如果當年他們想要用這樣的技術開發出Gear of Wars這種Scope的遊戲可能至少50M~60M美金的預算,但現在他們已經把這個技術實現了、科技也成熟了,開發成本相對性大量下降。

他想要表示的事情是,他們開發一款引擎往往需要預測3-5年後的玩家需求、廠商需求、硬體設備的進步等等,這些根據非常多的研究與推測來達到精準的判斷,尤其是針對物理運算本身的極限、甚至人類視神經的研究等等。


[遊戲產業][心得分享]GDC Taipei Summit 2012 (三) 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成功建立豐富內容| SEGA





2012/06/26
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成功建立豐富內容|Successfully Establishing Rich Content in the Smartphone Market
大野一昭, Project Manager, SEGA




小愛心得:
這場演講主要講解SEGA內部的曖昧情愫,我所謂的曖昧是在一家又大又傳統的公司裡面要搞創新勢必遇到很多的阻力。首當其衝的就是F2PSEGA從來沒有賣過不用錢的遊戲,光是這個Business Model的推展就受到很多的阻礙。再來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但是Scope卻很大,為了迎合Global Market的需求加入了西方人愛的動作元素、中國人愛的車肥羊、日本人愛的卡牌、高水準的畫面並且還要求要3G/Wifi連線。

講者也說這一直以來也是SEGA的弊病也是他的優勢,喜歡做很多很多東西,像是當初推出某一款次世代主機的時候,還希望這台主機能與PC做連動,因此花了很多功夫,最後卻是失敗的。所以這個產品的成功也讓講者鬆了很大一口氣,證明SEGA也許能夠有機會進入這個新市場,公司內部的態度也有很大的轉變。


[遊戲產業][心得分享]GDC Taipei Summit 2012 (二) 全球遊戲產業五大趨勢| Ngmoco



2012/6/26
Key Note
全球遊戲產業五大趨勢|The 5 Big Trends in the Global Games Industry
Ben Cousins, General Manager/ Ngmoco Sweden


P100057:
講者背景是瑞典人到美國工作,結果這家公司被日本公司買下,所以他認為來講國際趨勢很適合。()

瑞典主要有幾個指標性的新創公司:MineCraftSpotify,當然遊戲公司也有製作BattlefieldDICE

他們公司主要設定的目標是;設計AAA Freemium遊戲給核心玩家

接下來進入主題:

首先定義文中所提到的Mobile:意指OS(Android, iOS, Windows Phone 8)而非Device。講者表示也許這些OS未來可能會被搭載到其他的載體,屆時Mobile也不一定真的只是Mobile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遊戲產業][市場分析]關於NEXON併購橘子一事....

All Rights Reserved by NEXON

前情提要:
針對韓商 NEXON 持有三成以上股權一事 遊戲橘子團隊正式發表聲明
納克森:購買橘子股權符合法規


NEXON這間公司在全世界已經是非常有名的,光是他幾個超賺錢的title就打破了外國開發商對於F2P的刻板印象,併購公司他也從來不手軟,2010年5月小愛就曾經分析過他收購韓國開發商GameHi一事。它持股與收購的公司不只是這些,還包含了王者世界開發商Ndoors、DNF開發商NeoPle、社交遊戲營運商6Wave Lolapps、街頭籃球開發商JCE、A bit Lucky、BoomBang、Nextoric、Nexonova、CoPersons、Nclipse、ExcGames、Xeogen等十幾家公司,橘子只是它眾多佈局中的其一。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遊戲產業][思考邏輯]MECE - 想法的分野與集合



上圖是一個很精簡標準的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架構。但是我今天不是要講這些企業管理的知識,這方面我是一知半解,提出這兩個名詞的原因是因為它們跟我要講的主題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例子有相關。

最近大家都要準備過年了,最重要的東西莫過於『年終獎金』,所以大家也都開始討論MBOKPI了,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小小案例,舉出來給大家思考。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Digital Taipei筆記]印尼線上遊戲市場



印尼

1.      國家概況
人口245M 第四大國
地理:1.9M sq KM. 17,000
60%人住在爪哇島
70%玩家住在爪哇島
26,000 30%玩家在加爾各答
87%回教,世界最大的回教國家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Digital Taipei筆記]市場商機論壇_免付費遊戲成功案例分享:APB與Fallen Earth




講者Tracy Spaight / Gamersfirst (K2 Networks)營運執行總監

《講師簡介》
Tracy Spaight除了是Gamersfirst發行部門的執行經理,同時也擔任Gamersfirst的遊戲開發部門Reloaded Productions的執行設計師。Gamersfirst2001年率先進入免費遊戲的市場,而現在在北美、南美、歐洲、土耳其與印度共擁有超過三千萬名註冊玩家。在20102011Gamersfirst併購了All Points BulletinFallen Earth兩個遊戲,並將他們重新定位成免費遊戲。Tracy目前負責Fallen Earth的設計開發。 
在加入Gamersfirst之前,Tracy為國家地理雜誌提供顧問服務,並且與人共同創立了Past4ward,一家致力於將遊戲帶入歷史教學的公司。2005-2007年間,他在亞特蘭大的Rapid Reality先後擔任商業開發副總和營運長。由他所率領設計,以非洲神話和傳說為基礎的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在2006年的E3獲頒最佳概念獎。擁有康乃爾大學科技研究碩士的Tracy時常發表有關虛擬世界的文章和著作,也經常受邀擔任相關活動的講者。
《論壇簡介》
本演講將探討市場為何轉變,並探討兩款由GamersFirst旗下的Reloaded Productions所製作,並成功自月費模式改採免付費遊戲模式的遊戲:「全面通緝」與「世界末日之後的混沌」。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遊戲產業][心情哈拉]Once we were young, stupid and full of dreams




有幸前幾天伴隨半路兄回我的母校,順便聽聽他的演講。剛好印證我一個心裡面的想法,這個想法我想很久了,不過今天我想要放開嚴肅的立論點,隨便聊聊。所以我暫時不打算一開始就把我所要探究的主題講出來。

半路這次演講的主題是:《遊戲產業搞什麼?》
演講的內容很精彩,篇幅近百頁,長達兩個小時,不得不說半路兄用心良苦。

跳脫這次的演講內容,在台下聽課彷彿回到十年前,我還是一個超嫩的大一新生,聽著這個不知道從台灣哪個不知名遊戲公司的講者,來到這邊跟我講這麼多話。以我當時的個性,我一定會睡著。

是我的問題,我是一個壞學生。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遊戲產業][商城分析]第三代網路遊戲商業模式的未來在哪?


這概念已經推出來一陣子,小愛寫這篇文章算是拾人牙慧的,首先大家可以去瑞克梅添涼的這篇(上篇)(下篇)與銀狐的這篇,但我想要用對比法先快速的介紹這三種模式仿效的對象。不過先說明,一代、二代已經足夠成為一個Generation,而第三代就我看來還沒有一個定型,目前Model的基礎相當薄弱。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遊戲產業][產業情報]你想要更快速的了解產業趨勢嗎?來EverNote吧!



為了更即時的提供一些不足以寫成文章的消息或是資訊,小愛決定使用EverNote把每天自己Google Reader裡面的遊戲產業與市場動態剪報分享給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安裝EverNote,不想安裝EverNote也可以點擊這個連結收看喔!